医院管理方面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近20 年来虽然有了跨越式发展,但医院管理的基础环节还很薄弱。随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医院管理模式。
一、理论分析:医生本身是否有参与管理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型员工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被所有研究者所认同。虽然具有非营利性的医院与企业不能简单的划等号, 但是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一种, 医生这一群体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笔者在所需文献极度缺乏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借用对知识型员工及其管理的文献的分析,来探讨医生这一群体特点。
1.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界定
知识型员工首先是由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F. Drucker提出来的, 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经常被引用的还有加拿大管理学者Frances Horibe 的观点,即: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新、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的价值”。抽象的讲,知识型员工是指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并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具体来讲,知识型员工是指这样的员工,其工作岗位要求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训, 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 或要有本行业内丰富的从业经验及杰出的经营管理才能。笔者最认同的是最后一种定义。基于这个定义,医生显然就是知识型员工的一种。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的分析,医生群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鉴。
2.医生的特点
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一种, 医生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知识型员工特点的具体化, 因此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笔者通过总结现有文献得出知识型员工特点,然后对照知识型员工特点得出医生的特点,如表1-1 所示。
3.医生的特点决定其有参与管理的需要
第一,由于医生自主意识强,在工作中希望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所以医生为了得到更大自主权和决定权就有参与管理的欲望。第二,由于医生掌握了大量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能,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有出色的认知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所以医生有参与管理的能力。笔者认为,由于医生具有参与管理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存在又加强了医生参与管理的欲望。这样,医生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有参与管理的强烈需要。
二、实证研究:医生参与管理是否很好的实现?
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的叶明老师基于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2010),结果为:影响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工作满意体验”因素这一维度的得分平均为3.3353,略高于中等水平值3。这显然不高。其中的“工作满意体验”因素涉及工作晋升空间、领导管理、组织认同、自我价值实现等。然而由于并没有给出各个下属问题的结果数据,所以笔者只能得出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不是很高的结论,并不确切知道医生不满意的具体方面。但是,笔者认为,这几个方面中的每个方面都与医生实际的参与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相比叶明老师没有给出医生参与管理水平不高的直接证据,弓箭和白丽(2009)的实证研究就给出了直接的证据。他们通过对齐齐哈尔市不同级别医院的执业医生对其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认为:医生满意度最低的是“行政管理部门能够为医生提供公开的、经常性沟通和信息分享的情况” 这一选项, 相对于70.11%的总体满意度而言, 只有27.13%,最后得出可将“加强内部沟通,鼓励医生参与医院管理”作为提高医生的工作满意度的途径之一的结论。笔者认为,他们的实证研究不仅找出了医生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并且针对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不足之处只是点到即止,没有深入探索加强内部沟通,鼓励医生参与医院管理的具体做法。事实上,由于中国医院管理研究基础薄弱,鲜有学者深入探讨医生参与管理的具体做法。
海军总医院医务部的张正(2010)的题为《探索非营利性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新模式:把医生还给患者》的实证研究。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非营利性医院管理模式不当,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而导致患者满意度水平下降。从而作者得出结论“把医生还给患者”。笔者觉得选取的非营利性医院管理模式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的影响指标(自变量)是月遗嘱修改延误次数、月手术实施延误次数、月患者接待延误次数和月开会次数。因变量是患者满意度。笔者认为,该模型中存在着一个遗漏变量:医生参与管理水平, 是医生参与管理水平的改变使得所选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在同一方向上改变的。因此,笔者认为该模型并不足以支持作者的观点。
由于此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十分有限, 笔者只能基于有限的文献,尝试给出结论:中国医院医生参与管理的水平并不高。
三、结论: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医生的需要
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来看医生本身有参与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 实证研究的文献又表明在实践中医生参与管理的水平并不高。所以,笔者认为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医生参与管理的需要,有待改革或者完善。但是如何来促进医生参与管理的实现? 不同级别、不同科室参与管理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别? 这些都鲜有学者涉及。有待更深远的研究。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