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如何平衡职业化和专业化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6-8-5
点击次数:1956
来源:本站整理
众所周知,医改过程中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医院院长或医院管理人员到底要不要职业化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是医院科学发展的需求,也是医院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医院院长在“专业化”和“职业化”之间的关系,实行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还需要不断的探讨和实践。
到底该“职业化”还是“专业化”?我们梅奥国际认为,医院管理人员应该是既有 “专业”又要“职业”。
从性质上来看,公立医院或者非营利性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于大众的专业性部门,所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医院的院长或管理者首先应该是拥有医学知识的专业人员,然后才是他的管理、社会、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毋庸置疑的是,医疗水平、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经营管理。
在美国的医院体系里,它也要求医院管理者既要懂管理,还要懂医学。再者,相对于美国的先进和成熟,我们国家则落后了许多。本来管理学这门知识在我国开展较晚,在大学的管理学院或公共卫生学院设立的医院管理专业的毕业人员也很少,而真正在医院工作的这类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了。
当然,我国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的院长都是“专业人士”,而且很多都是所在领域的专家。但是,渐渐地,医院在管理过程中会发觉,管理人员在 “专业”和“职业”之间遇到了两难的抉择。
那么,如何化解专业化和职业化上的矛盾呢?梅奥国际今天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借鉴企业的“职业化管理”
医院与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医院是具有鲜明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殊行业,其服务对象是鲜活的生命,所以要求医院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当然,借鉴企业的在职业化上管理经验,对于开拓医院管理者的思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终究是有益的。
融洽的医院氛围是必要的
医院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和谐融洽的医院文化氛围,使员工们充分认识到无论“临床”还是“管理”,无论“专业”还是“职业”,大家只是分工不同,使医院临床一线和党政后勤管理部门拧成一股绳,目标一致,共同奋进。
完善管理激励机制
医院应建立属于医院自身的完整的绩效考评体系,肯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给更多的管理人员提供发挥自身聪明才干的机会,吸引优秀人才投入管理岗位。给管理人员合理的收入回报,让他们更加体面的安心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不忘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医院管理人员,特别是“双肩挑”干部要专心致志干好管理工作,要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工作。但同时,管理干部也不能放弃对专业的研究和发展,要合理安排“专业”和“职业”之间关系,要利用搞专业的机会加强与临床一线的联系,加深对临床一线的了解,学习和钻研现代管理知识,在日常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重视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管理人员职业化素养,加快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成长进程。
管理上人文化,精神力量不可缺
医院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场所,文化的建设更应重于管理制度的建设。作为一名医院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管理知识,更应当拥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管理上人文化和精神力量都不可缺。
一个称职的医院管理者,应当真正把医院看成是自己的家,热爱医疗事业,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要有一种对国家、社会和患者负责的态度。当然,稳定医院管理队伍,更需要借助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使医院的管理拥有更加灵活的机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医院管理难是我们国家面临的现实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寄希望于职业化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培养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提倡一种奉献精神。说到底,医院的管理是人的管理,只有调动好人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产生超越制度约束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