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行业资讯Industry information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医联体能否撬动儿科“老大难”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6-1-14 点击次数:1347 来源:本站整理

 入冬以来,儿科成为上海市的“热词”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诊人数创下历史新高,门急诊最高峰时单日突破9000人次。在儿童专科医院,医生加班到凌晨三四时是常事。不只是上海儿科医生相对其他科室资源紧缺,其他地区医院的儿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了解,全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多万人。
    如何解决儿科就诊难题?上海正在寻找自己的“解药”。2014年4月,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联合9家“复旦系”综合性医院成立复旦大学儿科医联体,开创儿童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儿科共同发展的医联体新模式。儿联体成立一年多来,试图撬动儿科“老大难”问题,但“单枪匹马”显然力量不够。
    尝试:辐射儿科专科技术
    “儿科的困局有多方面原因,如儿童就诊重复检查多、难度高、晚间就诊多等。医院自身也存在发展瓶颈,常见病、多发病在专科医院积聚。综合医院儿科缺乏临床诊疗能力、医疗技术和人才梯队培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王艺表示。
    据介绍,儿联体施行“双主任”制:由儿科医院公开招聘的学术主任,与成员单位的儿科主任共同管理儿科。2015年,共有10名儿科中青年骨干当上了学术主任,他们分别来自儿科医院的呼吸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感染传染科等,都获得了成员单位的认可。
    儿联体还提出人才“柔性流动”的培养策略:儿科医院每年派遣2名~3名医生到成员单位,帮助指导专科提升临床技能与服务能力;成员单位每年推荐医师、护理、医技等相关人员至儿科医院,由其进行3个月~6个月的统一培训。2015年,成员单位的13名医生、22名护士、4名医技人员到儿科医院进修。
    儿科医院与儿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建立起畅通的绿色通道,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疑难病例会诊;成员单位内,一旦有紧急情况,可以通过专线随时呼叫、在线会诊;只要病情需要,流动监护救护车就能随时把各成员医院的危重患儿转送至儿科医院,等患儿在儿科医院治疗稳定后再转运回去。
    协调:“同质化”背后的艰辛
    儿联体运行一年多来,各成员单位儿科医疗水平的“同质效应”已初步显现:2015年,整个儿联体门急诊人才和出院患者数分别较2014年增长2.1%和3.7%,其中儿科医院门急诊人次数基本持平,而成员医院增幅达5.2%。例如,金山医院儿科转诊到儿科医院的患儿每年减少300余例,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的新生儿转诊比例从2013年的90%左右降到2015年的8%。
    不过,“同质化”背后,也饱含着克服诸多困难的艰辛。“协调”成为儿联体成立一年多来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作为儿联体的牵头单位,儿科医院一方面要调动医院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与成员单位进行诸多流程与细节方面的协调。
    “我们把专家派出去带教、管理,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当然有人表示不理解。对此,我们充分向他们说明情况,尽量根据他们的工作计划来妥善安排其到各成员单位的时间,同时给予其个人乃至学科上的倾斜支持。”王艺说,“与其他医院的协调更是有很多困难。每家成员单位都有各自的学科发展重点与方向,我们需要不断磋商,既把我们医院的一些规范与指南带到成员单位,同时也要顾及成员单位的自身情况,做出一些调整。”
    远程:助推儿科分级诊疗
    去年,儿科医院在金山医院试点开通了远程医疗。患儿在金山医院看病,可以得到儿科医院专家的诊断。“远程医疗使一些疑难杂症得到最快的诊治,减少了患儿和家长的奔波劳顿。”金山医院党委书记陈刚表示,“如果是危重疾病,儿科医院专家会派遣流动监护救护车,来金山医院将患儿运送至儿科医院继续救治。”
    王艺表示,今年儿联体的重点任务是在其他成员单位全部建立信息化平台,使远程诊疗成为常态,同时发挥成员单位地域优势,推进儿科医联体纵向发展,通过实施社区儿童医师工作站、专家下社区、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编写《社区全科医师儿科工作手册》、完善专家转诊预约绿色通道,将优质儿科资源辐射到社区医院。
    王艺表示,儿联体目前正在上海市闵行区的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将儿科服务放到社区医院,并与闵行区卫生计生委合作,在闵行区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基础上,推动建设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闵行协作网(由儿科医院、3家闵行区综合性医院及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形成“儿科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儿科—社区全科”的纵向儿科医疗联合体。
呼吁:“自觉”还需政府托底
    王艺介绍,目前儿联体各成员单位共有核定床位1280张、医生500余人,年门急诊人数300余万人次,出院患儿数5万余人次,约占上海全市儿科医疗服务总量的1/3。2015年,儿联体成员单位转诊普通患儿平均减少500例以上。
    “分析近3年儿科医院就诊人数,2013年~2015年门急诊人次数基本持平,但临床服务结构日趋合理:普通内科患者比例逐年下降,专科患者比例上升明显,从而达到了分流的效果。”王艺表示。
王艺认为,复旦儿联体成立至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儿科就诊难题,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其最大的 价值在于“带动”:希望以医疗行业内一次自发的试水,撬动儿科专业所面临“老大难”问题。
    “不少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当前,儿科医生短缺、儿科资源稀缺,面对儿科发展瓶颈与老百姓亟须解决的就诊难题,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发挥引领作用,将专业技术辐射至其他综合性医院,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但另一方面,仅仅凭借医疗行业的‘单枪匹马’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为儿科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专项支撑力度,推进儿科医生的薪酬制度改革,从关键技术投入、岗位人员编制、学科长远规划等各个方面起到托底作用。”王艺说。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