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今后将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哪些难关?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普通市民对此有何期许?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受访者有期待、也有建议和担心。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直言,建立“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推行分级诊疗这些都很好,但还要配套考虑患者对基层医院是否信任等问题。(3月7日《广州日报》)
“30分钟”首先是个时间概念,指的是患者到达医疗机构所需的时间。时间对于患者很重要,因为看病难主要体现在就诊各环节耗时太久,除了路途上花费的时间外,“排队3个小时看病3分钟”等现象也让人十分不爽。到达医院的时间,又与患者距离医院的远近有关。因此,“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不仅具有时间维度,还具有空间维度。在空间方面,有句话是“要让患者能在家门口看名医”,但“家门口”是个笼统和相对的概念,小到本街区,大到本市,都可被称为“家门口”,这不利于具体实施。将“家门口”量化成“30分钟”,就有了看得见、好落实的指标。
时空维度的约束,将对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建设产生一定的压力。一些地方由于缺医少药,医疗的可及性是个首要难题,当地民众看一次病,可能要走很远的路、花很长的时间。“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对于这些地区的民众而言,就能解决大问题,最紧迫的任务是建成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居民能在30分钟内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但对于绝大多数民众而言,假如不考虑医疗质量,30分钟内到达医疗机构或许不成问题。可问题在于,这些医疗机构虽近在咫尺,居民却会“视而不见”。因此对于多数居民而言,“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不仅具有时空维度,而且具有技术维度,只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水平,“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才能发挥好作用。
进一步而言,即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基层医疗圈也不一定能够运行得很好。因为比技术、比团队、比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永远也比不过大医院,假如没有构建好规则维度,大医院大小病都治,为了经济收入而来者不拒,双向转诊成为单向流动,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难改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就会形同虚设。
可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可及、在技术上更可信赖,是建成“基层医疗圈”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必须制定好“圈内圈外”的各项规则,明确大小医院的定位和职能分工,严格实施分级诊疗,如此方能让“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留得住患者,成为居民看病的首选。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