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下辖的宜兴市被确定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在改革要求捋顺医疗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如何确定6家区中心医院的定位,变得迫切起来。几经权衡,宜兴市走出与众不同的一步棋——明确将区医院定位为医院,更加强调其基本医疗功能。几年过去,这一选择可能让区医院“活不好”的担心并未成为现实,而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性的作用明显。2015年,宜兴市各级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住院总人次达到362.9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的65%,比改革前增长了8%。更可贵的是,对改革做的这项变通,也让当地开展分级诊疗借了一把力。
留下医生才能留住病人
“区中心医院与其他地区的中心乡镇卫生院级别相类似。”宜兴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钱西元解释道。2015年,宜兴市有126万常住人口,历史上曾有40多个乡镇,全部建有政府主办的乡镇卫生院,规模大、人口多、经济比较好的中心乡镇建区中心医院。后来,宜兴几经行政区划调整,40多个乡镇被整合为18个镇(街道),分为七大片区,除了市政府所在地的宜城街道外,其他六大中心镇各自建有区中心医院。
成为医改试点后,6家区中心医院的去留成为当地卫生决策者争论的焦点:如果继续定位为医院,那么6家区医院必须接受药品零差率销售的考验;如果定位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取消药品加成有政府兜底,但医院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原来的医疗技术水平很可能会弱化。
经过激烈讨论,宜兴市最终明确将区中心医院仍按医院进行管理,并将区中心医院建设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全力引导支持他们创建为二级医院。不过,所有区中心医院的收费仍执行一级医疗机构的标准。
“做出这一决定主要基于两个考虑。”钱西元说,一是留下医生才能留住病人。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宜兴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已创建为三级乙等医院,而宜兴市距无锡市中心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强敌环伺”之下要想留得住基层病人,就要提升乡镇一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第二个原因,是现在许多地区乡镇卫生院不景气,基层医疗活力不足。我们投入更多资源建设区医院,发展基本医疗,是为了更好地强基层,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钱西元说。
政策和物质双支持
72岁的官林镇戈庄村村民刘荷娣去年做了支气管切除手术。近来由于感冒导致持续发烧,刘荷娣住进了宜兴市区中心医院之一——官林医院的内科病房。由于患者多、病床不够用,刘荷娣只能暂时躺在病房走廊的加床上输液。
刘荷娣说:“从我家到官林医院不到3公里,我自己坐公交车就来了。况且,区中心医院的水平也不差,而且农保患者费用报销比到市人民医院看病报得多。”
差异化的医保报销政策只是区医院留人的手段之一。宜兴市在政策上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赋予了区医院更多竞争优势。
2013年4月,宜兴市包括6家区中心医院在内的14家医院,同步进行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钱西元说,如果只在县医院实施改革,会让更多老百姓涌向县医院,“宜兴要改,就全部医院一起改”。
据官林医院院长唐建全介绍,为促进医院发展,该院异地重建,新址占地53亩,投资1.6亿元。开始时商定,基建款市政府、镇政府和医院各出1/3,但这对医院而言,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经过与政府部门的持续沟通,医院的这部分款项最终由市镇两级财政帮助化解。
有了政策和资金支持,该院一门心思搞好业务发展。唐建全说,目前,官林医院与宜兴市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人民医院安排46人定期到官林医院门诊查房和手术。目前,官林医院已经可以开展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大泡结扎、结肠癌腔镜下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2015年,官林医院门诊16.18万人次,比搬迁前的2012年增长53%;2015年出院9684人次,比2012年增长65.4%。
医联体底座要更牢靠
区中心医院的发展壮大,也让宜兴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有了底气和支撑。2015年,宜兴市实施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分别由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与一批区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联体。
湖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市中医医院和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的帮扶下,取得了大发展。该中心负责人范立平告诉记者,上级医院每周固定时间派专家帮扶,现在该中心的基本医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平均每天有上百人次就诊,2015年医疗业务总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40%。
“我们的医联体探索才刚起步,接下来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钱西元说,未来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将在实施人事分配制度上、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上、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协作上求得更多突破。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