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人力资源
2千万培养医生! 这家民营医院能脱颖而出吗?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7-4-18 点击次数:2105 来源:本站整理

   新医改以来,国家多次发文,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民营医院似乎也“不孚众望”,在办医疗机构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院。

 
  风雨已将春寒带走,和风,总算姗姗来到南国。乍暖还寒的时节,如同当前民营医院的生存境况一般,有的已经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有的还处在严寒之中。
 
  医保和人才
 
  民营医院是处在春天还是冬天,这一争论从未停止。
 
  新医改以来,国家多次发文,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民营医院似乎也“不孚众望”,在办医疗机构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院。然而,去年突发的“魏则西事件”,如同一股强烈的寒流,让不少民营医院至今还没缓过劲儿来。
 
  这也让大家不禁产生了这样的思考——看似茁壮成长的民营医疗机构,抵抗力怎么就这么弱?还是,它本身的“免疫系统”就存在问题?说到“免疫系统”,民营医院的“免疫系统”,抑或制约其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哪?
 
  简而言之:一曰医保;二曰人才。
 
  “拿来主义”
 
  如果,两者相比取其重的话,毫无疑问,当属人才。人才以及快速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一家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想让医院继续发展下去,毫无疑问就要致力于医院内部帅才、将才和专才的培育。化用到医疗行业,无外乎就是医生、学科带头人,以及优秀的医院管理者。
 
  实际上,放眼全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并不少,占据了大半壁的江山。然而,人才即好的医生、学科带头人从哪来?曾经有一位民营医院的负责人在公开场合坦言,“那么多大小医院,我们的医生就从那儿来。”
 
  一位医疗界人士不无感慨地表示,关于人才引进的问题,全国80%以上的民营医院都会告诉你四个字——“拿来主义”。这似乎已经是当前社会资本办医,解决人才困境的一种司空见惯的做法。
 
  初识康宁
 
  医疗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所有资本都看好中国未来的医疗。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静下心来培养人才的民营医院不多。而身为全国社会资本办医“样板”的,康宁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康宁,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据了解,早在2012年的时候,温州成为全国社会办医的试点城市以来,温州的民营医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13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进一步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出台以后,让温州的社会办医迎来了更明媚的春天。
 
  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政策的春风,民营医院自己也需要强大起来。而这里的“强大”尤其体现在稀缺资源上,比如人才。好的医生从哪来?“自己培养。”温州康宁医院董事长管伟立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三板斧”
 
  温州康宁医院诞生于1998年8月我国卫生改革春潮之中,2012年,获得“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资格。2015年,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民营医院创三甲,并且成功上市,这样的医院在中国仅此一例。
 
  是什么原因,让这家民营医疗机构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脱颖而出呢?管伟立在接受《医学界》专访时,道出了他关于人才培养的的“三板斧”。何为“三板斧”?简而言之,一个是待遇,一个是平台,还有一个是医学院(持续性人才)。
 
  这“三板斧”,斧斧针对人才短缺的现实情况。要问中国目前最缺的是哪一科的医生?答案毫无疑问是精神科医生…目前全国精神科医生仅2万名。而这一数字在20年前更为稀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不自己培养,也没那么多精神科医生给你挖。”用管伟立的话来说,“拿来主义”是“眼前的苟且”;自己花力气培养,才是“诗和远方”。
 
  民营医院的“事业编”
 
  医疗人才一直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因素,没有事业编制的民营医院,在人才引进方面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温州是社会资本办医的改革试点城市,当地政府在人事制度上给出了政策性的支持。
 
  管伟立介绍,政策里面有一条,民营医院,无论是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如果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按事业单位的标准交保障金,包括养老金等,退休以后,就可以享受与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这样就把低人一等的人事制度拔到和事业单位一样,虽然目前这要靠自己企业拿钱,但这一点已经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先河。
 
  随着这个制度的落实,还有一条政策也进一步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现在在温州,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如果在民营医院干了几年不乐意了,想回公立医院,就可以回去。“这一点,我感觉我们温州做得也非常开明。”
 
  共建医学院
 
  目前全国注册的精神科医师不足2.6万人,每10万人仅有精神科医师2名,只有国际标准的1/4。简单说,精神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很大的缺口。对于医院而言,这是个棘手的难题。
 
  为了缓解精神科医生不足的现状,康宁医院用了“最笨的办法”——2016年3月20日,康宁与温州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了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这也是浙江省首家精神医学学院。这所精神医学“黄埔军校”,准备用五年时间为全国培养千名精神医学人才。“为此,我们投入了2000万元,作为联合培养医学生的基金。”管伟立告诉《医学界》。
 
  “医学院的招生情况很好,去年第一届共招收学生90名,分为3个班。学生们的分数线比全国一本分数平均高出106分。”管伟立自豪地说:“我们这是在为康宁未来20年、未来100年做准备。”用管伟立的话来说,他们用了20年的时间,做了其他民营医院急功近利做完的事。
 
  当下,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可以用一段天气预报概括:暖湿气流覆盖全国,局部地区高温,大部地区依旧低温寒冷。适逢洗牌之年,,民营医院何去何从?康宁的做法或许能为当下的中小民营医院提供些许思路。
 
  在中国,医院有公立和民营,但医学本身没有公私之别。用中欧蔡江南教授的话来说:“任何一家有品质的医院,都拥有美好的未来和远方。”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