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适宜的激励机制,让懒人变勤快;一个不适宜的激励机制,让勤快人变懒
最近,大连的一位朋友讲述了自己的看病经历:不久前,他得了重感冒,到一家大医院开了输液单。取药之后,他来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希望就近输液。没想到,医生互相推诿,不愿接诊。无奈,他又来到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结果,这里的医生态度迥异,非常热情。
同样是社区医生,为何一冷一热?原来,两家机构的激励机制有所不同。第一家是公立的,医生“吃皇粮”,旱涝保收,多劳未必多得,所以医生不愿担风险;第二家是私立的,政府不保底,赚钱靠自己,所以医生愿意多收病人。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圈养的老虎。在虎园里,如果老虎养尊处优,整天躺着就有充足的肉食,很快就失去了野性和活力。为了培养老虎的野外觅食能力,饲养员总是让老虎吃个半饱,有点“饥饿感”。这样一来,老虎就会主动捕食,更有活力。
其实,养医生也是同理。只给“喂食”,不让“捕食”,医生就会越变越懒。过去,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社区卫生机构“以药养医”,医生养成了开“大处方”的坏习惯,老百姓深恶痛绝。如今,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业务收入全部上缴财政,医生吃上了“皇粮”。然而,“财政养医”的最大弊端是“大锅饭养懒汉”。由于绩效工资差距很小,难以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所以很多医生变懒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医生和教师、公务员不同,不适合采取弱激励机制。如果医生拿固定薪酬,很容易产生惰性。即便有绩效考核指标,往往也形同虚设。例如,目前政府考核社区医生的主要绩效指标有两个:一是门诊量,二是门诊次均费用。前者是正向指标,越高越好,主要是为了解决“看病难”;后者是负向指标,越低越好,主要是为了解决“看病贵”。但事实上,医生很容易操控这两个指标。例如,诱导小病病人多看门诊,建议老人两天来量一次血压。这样一来,不仅门诊量增加了,而且次均费用也降低了。与此同时,医生将很多病情并不复杂、但耗费精力的病人推到大医院。这样的做法,虽然表面上达到了考核指标,但实际上与政府激励的目标背道而驰,导致了新的“看病难、看病贵”。
医生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职业,其服务人群的健康水平与医生的劳动付出密切相关。因此,在薪酬设计上,理应采取强激励机制。即劳动付出越多,技术水平越高,个人报酬越多。例如,安徽长丰县在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大幅提高。但是,很多医生的积极性反而下降了,甚至还出现了推诿患者的现象。为此,政府出台了调整绩效工资比例和实施收支结余“二次激励”的政策。即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从过去的6∶4调整为3∶7。同时,将各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余的30%予以返还,用于“二次激励”。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和工作量大的医生,年收入大幅度提升。
可见,一个适宜的激励机制,让懒人变勤快;一个不适宜的激励机制,让勤快人变懒。当前,我国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而医疗生产力仍被僵化的体制机制束缚着,尤其是基层医生的积极性尚未被真正调动起来。因此,惟有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找到坚持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的平衡点,才能解放医疗生产力,最终实现医患共赢。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