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专科建设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6~2010年)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0-4-19 点击次数:5535 来源:本站整理

幕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与改革的“永恒”主题,是医院发挥医疗、教学、科研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持续实施,我院正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我院今后几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为此,特制定我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学科建设的现状
(一)博士后工作站取得重大突破
我院于2006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为博士后工作站,首次招收的5名博士后正在办理进站手续。
(二)研究生教育获得较大发展
我院于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经4年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我院在学术带头人培养、学术队伍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研究生教育已正式起步,现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
研究生教育规模逐年扩大。自2003年开始已连续招收硕士研究生4届,200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8人,目前,在院硕士研究生人数已达60余人,在规模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已毕业研究生20名,部分已成业务骨干,整体反馈良好。
(三)重点学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十五”期间,我院积极进行重点学科的申报和评选,成功被批准建立2个市级医学中心:心脏中心、临检中心;2个市级医学研究所:消化疾病研究所和老年康复研究所。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心脏中心, 该中心成立5周年发展迅速,在各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 保持原有的3个重点专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新增 4个规划重点专科:皮肤科、病理科、血液科、老年康复科。
(四)学术队伍和导师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十五”期间,我院学术队伍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之路。在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管理、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等方面已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初步建立了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在全院范围遴选、推荐了一批学术带头人,根据不同的学科层次和类别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2)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培养和稳定现有人才;积极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做好一年一次的硕士生导师资格遴选工作,不断充实硕士生导师队伍;(4)加强新导师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导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水平;(5)实行导师津贴和教学酬金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院有硕士生指导教师、兼职指导教师共40人。
(五)科学研究工作得到较快发展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十五”期间,医院本着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坚持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组织多学科科研攻关和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科研服务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的良好机制。医院进一步完善了科研激励机制。采取切实措施调动医务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科研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尽管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内、省内同类医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离成功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条件还有很大距离。存在主要问题有: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缺乏,特别是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领军专家匮乏;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短缺,学术队伍结构欠合理;科研课题,特别是国家级高级别科研课题数量很少;人均研究经费低;国家级成果和省部级成果二等奖至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影响大、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极少;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使学科基地和实验技术平台的构筑还不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创新教育和创新机制急待探索和构建。
二、“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办院理念,遵循医学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把科研兴院、人才强院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医院办成以医学为主,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名符其实的国家重点大学附属医院,使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跨入国内有较高知名度较强实力的先进行列。
总体目标:以年招生5%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硕士研究生年招生量将达200多人,在积极发展研究生规模的同时,争取到2010年,研究生导师达100名左右;争取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并建设有较高水平的校级重点学科5~8个;新增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到2010年,力争医院成功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建成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建省部级重点实验1~2个。
具体任务:我院将在继续加强医学各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和福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继续保持并发展医院在心血管系疾病、消化系疾病、神经系疾病、骨科疾病、血液病、皮肤病、老年病、病理诊断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大力发展泌尿科、妇产科、急诊科、口腔、耳鼻喉等学科专业。
(一)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根据现有实际,我院学科建设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建设:
1、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以目前我院已有的市级医学中心、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为基础,结合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重点建设,努力促使这些学科能承担国内和省内重大科研项目,获重大科研成果和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并向博士学位授权点发展为主要目标。力争到2010年,在内科学、外科学等优势学科中建成2~3个省级重点学科,其学术水平处于省内和国内先进地位。
2、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继续加强现有基础条件较好、已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使之能承担更多、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并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获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足够数量合格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硕士生。将新增规划重点学科血液、皮肤、老年、病理等列为第二、三批校级重点学科加强建设。
3、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和扶持现有基础条件较好、发展前景良好,预计有较大社会需求的学科(如泌尿科、妇产科、急诊科、口腔、耳鼻喉等)。通过几年的建设,逐步将其发展为校级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
(二)以学位授权点建设为支点,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新增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1、积极做好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工作
力争到2010年,努力使医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此基础上,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计划在以下学科领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内科学、外科学。
2、积极做好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
在医学领域,主要按一级学科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计划在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几个一级学科选择设置,到2010年,使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零的突破;使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从现在的2个发展到4-5个左右。
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
1、医院成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参与学科建设的监督、检查、评估;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
2、加大学科建设办公室的建设,尤其是要配备工作人员,以加强对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组织实施卫生局,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决策,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负责督促落实。
3、各重点学科要成立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负责本学科建设的日常工作和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和教研室应相互协调,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4、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学科规划是进行学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各科室要根据学科布局与发展实际,制定符合各学科发展实际的建设规划、计划,各重点学科和建设学科要与医院签订建设任务书,以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项目领域,并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梯队建设、研究室、实验室建设等具体规划,使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要定期对重点学科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根据各重点学科建设的检查情况,决定对各重点学科的经费资助。
(二)强化管理,优化运行机制
1、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尽快建立了学科建设领导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尽快制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科建设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建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采取一系列加强学科建设的措施。今后,各级各类学科建设一定要纳入科学、规范、制度化建设的轨道上,认真落实和执行。要加大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保证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在科研立项申报、学术、学科带头人遴选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
2、实行学科建设负责人岗位制。设置学科建设负责人岗位(学科学术带头人或二级单位行政负责人),按聘任条件,通过一定的程序聘任上岗,明确其义务、职责、待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条件。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首席专家制和研究方向及研究项目负责制。
3、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的滚动机制。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点。医院在资源配置上对重点学科实行倾斜,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进展较好,达到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合格标准的,继续投入建设或配套建设资金滚动进入下一期建设。对成绩显著的重点学科予以表彰和奖励,加大资助力度。对达不到学科建设规划和年度执行要求的重点学科予以警示,限期整改。对院级重点学科验收评估不合格者,暂缓进入下一期建设,一年内仍未能达到周期建设目标者,取消院级重点学科建设资格。
4、坚持年报制度。各级重点学科所在部门,科室,每年12月底前要向学科建设办公室报送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年度执行情况和下年度工作安排计划,以及各级重点学科点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我院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要按照“重点培养、加大引进,强化考核”的指导思想,坚持立足自身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有重点、分层次的建设学术梯队,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学术带头人。到2010年,建设一支适应我院事业发展需要的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梯队。具体措施是:
1、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引进、送培、为其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配备科研学术梯队,着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其成为我院学科建设的开拓者或者奠基人,推动该学科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2、进一步完善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制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严格、认真地遴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建立健全有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竞争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严格实行淘汰制度,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和完善研究生导师资格遴选和聘任工作,逐渐改善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学历、学缘、知识和年龄结构,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导师队伍。到2010年,力争使我院的硕士生导师达到1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导师人数占导师总人数的30%左右。
(四)强化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载体。一流的学科必须具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厦门大学科研工作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研运行机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坚持“狠抓开发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发展基础研究”的科研基本方针和“基础与临床结合,多学科多专业结合,课题与市场结合”的科研发展思路,进一步从规模、水平上建立和完善医院开放实验室,搭建科学研究技术平台,用新机制切实有效地整合、协调各种资源,努力形成优势。依托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泛动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高级别课题中标率。
积极组织申报各级科研成果奖,力争获奖成果的级别和数量有新的突破。积极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专利申请工作。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龙头,努力探索多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
(五)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基地建设
学科研究方向的凝炼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现有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学科方向的凝炼,努力形成相对稳定并富有特色与成果的学科研究方向,使学科结构更加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取得一流研究成果的基础。必须花大力气改善学科条件,特别是重点学科的研究条件和工作环境,努力为研究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研究平台。要通过共建、共管等方式,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对现有学科基地进行调整、重组,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保证投入与建设的前提下,通过定指标、定项目、定任务、定期限,构筑一批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学科基地,为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搭建技术平台。力争到2010年,将医院开放实验室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要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快实验仪器设备更新,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现代化。
(六)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
1、挖掘医院潜力,真正确立学科建设是医院工作的“龙头”地位,在经费安排上,保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并处理好重点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的关系。医院应加大给予各重点学科相应的配套资助经费。
2、积极争取福建省教育厅,卫生厅对重点学科的专项经费支持。市级重点学科所获得的下拨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经费,建立学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鼓励各学科努力争取企事业、社会资金用于学科及实验室建设。
(七)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途径,提高培养质量。
1、加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改善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条件和手段、促进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加大监控力度,以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2、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途径,边形成思路,边进行探索实践。力争在创新教育上有所突破。
3、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即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在不影响研究生正常学业的前提下,在研究生中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高、有专长的研究生到教研室、研究室、管理部门兼职工作,发挥研究生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条件。
4、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国家有关文件为依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院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和学科建设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5、在不断提高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加大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不断扩大专业学位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八)积极开展国际、校际合作与交流
医院鼓励、支持学科建设的院校际合作、产学研合作、国内外广泛合作以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加强多文化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培养和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能力,以利于医院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和方向。鼓励和推动学科与国内外科研机构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在与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或国际性组织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对外科研合作交流的领域、规模和范围,不断提高合作效益。积极开展与港澳台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保持年均合作项目3-5项左右。
通过各种渠道,创造条件派出更多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科学研究、考察。每年选派3~5名学术骨干到国外大学,尤其是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合作研究,掌握学科前沿;加大聘请外国专家到我院工作的力度,使我院每年度聘请国外医学等专业的专家3~4名。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更多的学科点与医院外一些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生,鼓励教师申报兄弟院校的博士生导师或成为兄弟院校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员(兼职导师)。逐步积累博士生培养经验,为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奠定基础。
(九)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估,保证学科建设任务的实现
加强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医院学科建设规划中的阶段目标、分项目标的具体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项目的措施、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等每年组织进行一次自查。并根据需要,随时抽查各级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工作情况。如文献整理与研究、学科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经费使用等。
组织开展学科建设的评估工作。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对重点学科进行周期性的评估检查工作,以促进和保证各重点学科始终保持在较高的平台上可持续的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