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2005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的30%,到2015年预计有2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将继续成为全球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正视学科差距,加快发展,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组建心脏中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其临床疾病谱较广,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包疾病等,广义上,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均属于心血管病范畴。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需心内科、外科及血管外科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水平。尽管我院心血管内科已成为深圳市的重点医学专科,但心血管外科仍处于空白,这严重影响我院心血管学科的全面纵深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故成立心血管外科乃至血管外科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已从单一学科的治疗逐渐向多学科协作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科整体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综合医院已将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整合为心脏中心,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等。尽管我院目前尚无心外科及血管外科,但即将引进相应人才筹建相关科室,在筹建中同时组建心脏中心,这种高起点、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有利于心血管各学科的全面协作发展,将更加有利于促进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水平。
心脏中心的成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实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行医,实现医患和谐的局面。随着医学的发展,无论是冠心病还是先
天性心脏病,内科的药物和介入以及外科的手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关键不是内外科分别能做哪些新技术,而是对每一个具体的患者怎么根据循证医学证据优化地选择治疗方案,应该内外科联合起来,确定哪些患者适宜介入治疗,哪些患者适宜外科手术,而不应该做不恰当的引导,充分保护患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血管外科,心内科很难真正的做大和做强,也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未来,心脏中心通过心内、外科的互动,搭建医疗服务和学科发展的公共平台,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才能真正的上规模、上水平。
心脏中心的建立可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将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医疗模式,这必将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使心血管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最大程度的降低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致残和致死。
二、心血管学科各亚专业学科建设
国内大多心脏中心整合了心血管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高血压病房等相关科室,规模较大,许多中心开设了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心脏外科及血管外科等专病门诊,此外,有些心脏中心还开设了“双心门诊”, 以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精神心理问题。尽管我院目前心血管内科规模还较小,心外科及血管外科尚未成立,但即将组建的心脏中心应尽可能的向上述框架努力,真正的将心血管学科做大和做强。同时各专业应进一步细化,逐步实行亚专业分化的学科建设策略。
亚专业(subspecialty)分化即专业细化,是指在传统的一、二、三级医学专业分类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专业分类。医院亚专业分化有别于传统的医学专业分类。临床医学是一级学科; 按专业划分
的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是二级学科;内科中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是三级学科;在三级学科范围内再细化分专业即为亚专业。虽然即将组建的心脏中心各学科规模仍不是很大,但也可以将某一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一个独立的亚专业组,如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亚专业组,从而集中全院有关该疾病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程序化诊疗。
根据上述亚专业分化的思路,心血管内科学科可细化为介入治疗学组(包括冠脉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先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等)、心电生理与起搏学组、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等,在一些较大的心脏中心同时含有心脏影像学组(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快速螺旋CT和心脏MRI检查等)。心血管外科学科可细化为冠心病外科学、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瓣膜外科学及心力衰竭外科治疗等。当然上述亚专业的设置必须因地制宜、因条件而异,可选择一些基础较好、有一定发展潜力、各方面条件成熟的项目,且只有条件成熟并经充分论证后才可设置,而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实施。
亚专业分化的学科建设策略,是一项新的学科建设思路和人才管理办法,贯彻了激励原则,体现了专业技术科学分类,创新了人事管理的方法,为医院的发展储备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准,在学科设立和专业发展上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学科建设格局。
三、目前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目前我院心血管内科专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深圳市的重点医学专科,收治病员的数量及质量稳步增长,但由于正处在医院整体改造阶段,就医环境较差,且尚无心血管外科的强大支持,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科的发展,这就要求尽快的改善就医环境,尽快的组建心脏中心。然而这些不足仅是外部因素,就心血管内科本身而言,仍有尚需解决、深化的诸多方面。
在临床方面,目前仍然突出冠心病单一病种,心血管介入治疗仍然以冠心病介入为主,占介入治疗总数的90%以上,而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经皮瓣膜成形术等明显不足,当然这与我院的规模(仍为二级医院)及此类疾病的发病率有关,但仍有拓
展的空间,尤其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方面。首
先应加大宣传我院心血管内科专业为深圳市心血管内科系统唯一的重点医学专科,以吸引更多的患者来我院就医,同时在全市率先开设心律失常专科门诊,以解决心律失常临床诊治较为混乱的局面,在条件成熟时可开设了“双心门诊”, 以关注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心理问题。心脏中心组建后应实现从突出冠心病的单一病种转向多项发展,进一步加强心律失常的防治,包括导管消融尤其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广泛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同时不失时机地抓好结构性的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
在科研方面,尽管目前已有省、市级的科研项目立项,但数量仍然较少且尚无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作为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应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充分发挥我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的优势,加大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所同时应关注我国心血管流行病学情况,可与一些流行病学教研室合作,做一些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此外,应积极参与大型临床试验研究工作,掌握大型临床研究的方法并积累经验,以增强学科竞争能力。
在教学方面,受医院规模的影响,我院进修医师的数量很少,自己培养的研究生亦较少,因此应逐步提高学科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进修医师、研究生来我院学习。目前应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对实习医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对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的素质培养,包括病历书写、临床思维基本功训练、临床诊疗指南的灵活掌握等等。在临床医学教学和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特别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临床教学查房水平及带教质量,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在疾病预防方面,应加强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开展“冠心病介入俱乐部”工作,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不但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而且应该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患者的综合服务。除办好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专病门诊外,应关注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患者戒烟,改变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互相衔接,建立双向机制,互动双赢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