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品牌营销
对制约医院经营的一些经济问题的探讨
提交者:easyide 发表时间:2008-8-15 点击次数:3836 来源:本站整理

(本文作者:郑州骨科医院财务科 耿忠)
   
一、引言
      
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因与人民群众生活联系密切而备受关注,政府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全民医保,制定并推行了医疗服务限价、药品降价等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然而,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低效率、高成本为其运营特点。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经济环境已今非昔比,随之而来计划经济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出现了碰撞与摩擦,医疗机构的经济收入总量成倍的增加,但整个行业收入结构混乱,药品和材料收入占据了整个行业收入的大半壁江山,行业亏损等一些过去不曾有的经济问题在医疗机构现在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显现,呈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扩大之势。这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现在,医疗行业的整体收入已是五年前的4- 5 倍,伴随收入的增长医疗成本增长的更快、更高,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五年前医疗行业尚能保持基本平衡并略有结余,而现在,在行业经济总量实现了几倍多增长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收不抵支、行业整体亏损的反常现象。收入翻番,成本高涨,支出更庞大,其结果就是结余下降,行业亏损;经营造成亏损,亏损制约经营。
   
二、原因分析
    1
、人员工资负担重
      
2000 年时候相比,医院的医务人员工资等费用支出已增长至少三倍以上,仅20062007 年人员工资费用就上涨了50% ,再加上职工医保、住房公积金、失业金、统筹金、各类保险金等支出,总计上涨了近60% ,医院是勉力承担。且随着医疗行业承担了国家越来越多的公益事业的工作,医院的服务量已比5 年前增加了一倍还要多,医院要顺利完成这些工作,原有人员结构需进行各种方式的补充才能满足,这些新增人员的费用,又使医院增加了新的负担,更加不堪重负。
    2
、医疗成本高涨
      
近几年整体物价CPI指数按4% - 11% 比率高速增长,医疗服务收费基本在低位徘徊,而医疗成本、费用等支出项目却不受本行业的控制,随着基本生活资料等价格的上涨而不断大副增加。除此之外,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有效,更可靠、更安全的诊断手段,医疗技术的高度专业化,高精密设备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普及等等,这些又都导致了更高的医疗成本。一个住院病人的费用中,医生的诊疗(包括手术的劳务费用)加护士的护理费用合起来也仅占十分之一左右。再加上医院还须承担大量的政府编制的行政、管理、后勤人员的工资和医院运营的一般费用等支出,其直接结果就是医院的经营效果和质量极差。
    3
、政府对医院建设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已由过去的基本需求发展到现在的更健康、更可靠、更优质、更人性、更细致的医疗服务,对医疗环境的温馨、舒适、安全、高效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病人的这些需求使医院不得不加大固定资产等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这些建设大部分都是要医院自筹资金的,而医院的积蓄是非常有限的,其建设资金只能靠贷款来筹集,不要说偿还本金,仅每年的贷款利息对医院来讲就是一笔难以承受的负担,它使原本已不宽余的经营资金更加紧张。而政府在卫生经费方面拨付的款项至今仍基本维持在十五年前的水平,不但没有增加,且相对于已大幅增长的财政收入来讲比率实际是在下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略胜于无。而政府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很多医疗项目的收费价格在近一两年内又做了进一步的下调,所有这些最终都要由医院———医疗工作的最终实施者独自承担,造成医院面对如今复杂的医疗环境疲惫不堪,苦苦
支撑。
    4
、医疗服务收费水平低
      
现在医院执行的医疗服务收费仍是2001 年前后制定的价格标准,而2001 年的人员工资费用、物价水平仅是现在的三分之一。如此收费水平已不能真实反映现在医疗服务的真实价值。而我们的管理部门却一直把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关注的重点,作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手段一再限制医护人员的劳务收费。一个住院病人的费用中,医生的诊疗加护士的护理费用仅占总费用的十分之一左右。例如:河南省的地市级医院,一台中大型手术的手术费收入一般在1000 元到1500 元之间,要完成这样一台手术需医生3- 4 名,加上麻醉师、护士等需6- 7 人,工作3- 4 小时以上才能完成。1500 元手术费收入,扣除医护人员工资,再减去耗材、设备折旧、水电气暖等费用后基本所剩无几。对于医院而言,这样的收费水平已经使医院的正常运营很是艰难,仅靠医疗服务的收入已不能使经营管理者高枕无忧。当医院不能靠医生们的劳动收入维持运营,他们要靠什么来维持?当医生自身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价值得不到实现的时候,爱岗敬业岂非空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5
、医疗欠费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医疗欠费是长期困扰公立医院的一大难题。作为以政府为主体主导设立的医疗机构,医院的职能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单位,职责承担了政府的福利事业中的需医疗机构来完成的大部分工作。不以盈利为目的,救死扶伤,是公立医院的义务和责任。承担急、危病人的抢救任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院的宗旨和医生的职业要求,医院是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病人的。而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因事故、灾难、纠纷等突发、意外受伤的伤员,穷困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通过120110 或其他方式等送到医院救治的各类病人,此部分病人的医疗费用或因穷困无力支付、或有能力实力支付而不予支付、恶意拒付或其他原因不能支付等等情况数不胜数,每年由此给医院造成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欠付医疗费,此部分欠付医疗费每年能够收回的了了无几,最终基本都变成了呆账、坏账,无法收回。这部分费用自然由医院承担了。可医院也是属于自收自支,经济基本独立的经济体,职工要吃饭、要养家,业务人才要培养,医院要建设,要发展,它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经济问题。而医疗欠费已慢慢的成了这个原本已困难重重的经济单位的资金黑洞,成为了医院的一个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沉重包袱。上述问题现在已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经营,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如果继续任其发展,将给我们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使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主旋律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尽快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三、建议
      
鉴于此,医院的运营成本如此之高,收益微乎其微,而另一方面患者看病费用又居高不下,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其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使政府一度无法对医疗行业准确定位,困惑不已,最终追求经济利益的思维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的决策,使医院被定义为一定的逐利主体,自负盈亏。就连从二十年前制定并下拨至今基本没有增加的卫生经费也被讨论是否要取消。把医院当作企业来经营,把维护民众的健康和生命的责任、义务市场化,导致了医疗领域乱相频出的必然结果,再加上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80% 的普通民众收入微薄,至今依然负担不了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医疗费用,终致普通患者怨声迭出。
    1
、只能由政府承担起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 不断提高卫生投入在财政预算中的地位
      
在各级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比重,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与GDP、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一致;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和患者的供需两方的补偿机制。将医疗机构定位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实施者,保持其公益性输出,使患者在能够承受的程度上获得基本医疗保障。逐步增加对医疗机构的经费补贴和硬件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抑制医疗机构不合理创收的积极性。在让医疗机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同时,给予医疗卫生事业足够的支持与帮助,使医院不再为凑够职工工资而发愁,不再为节省费用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学习培训指标,免除医院的后顾之忧,保证医院正常、持续的运营秩序,让医院只需考虑如何更好地完成政府交给的工作和任务,聚精会神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我国医院的定位是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很少)的经营单位,并非慈善机构。医院要正常运作,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收入水平,才能够保持收支平衡,维持正常的运营。我们医护人员从事的是具有高知识、高风险、高度责任的工作,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在一个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忽视、漠视医护人员的工作无疑于忽视人类自己的健康与生命。所以,我们要培养一个全民尊重知识的氛围,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给医疗服务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实现医疗服务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使医院能够依靠医疗服务来支持自身的运营和发展,满足医院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满足职工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保持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医院自身也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和费用的定额管理制度,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逐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保持医院的健康运营和发展。
    3
、建立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的“ 无主病人”救助制度
      
政府可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形式加快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率先投入、政策支持等措施吸纳保险、公益投资、捐助等社会资金对医疗救助工作的参与,让全社会共同承担“无主病人”和特困病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任务;加大医疗保险的普及力度,完善制度,逐步全面推行,使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由政府或社会投资设立专门救助“无主病人”的公益医院,或者制定救助“无主病人”的费用补贴制度。通过建立这些制度和措施,使“无主病人”和特困病人等弱势群体在需要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并使这些救助措施得到制度的保障和有效、持续的落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院的医疗欠费,减少医院的压力和风险。

来源: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