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平安□
不久前,记者随卫生部调研组到江苏省无锡、苏州、常熟三市调研社区卫生工作。调研组所到之处,社区卫生工作管理者和社区医生都反映,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和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没有形成,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效能的发挥。双向转诊难问题该如何解决,成为当前影响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现状
上转流畅 下转梗阻
“2007年前三季度,我中心双向转诊人数每月不足5人,且全部为向上转出,没有下转病人,与双向转诊相对应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也是形式多于实质。”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向调研组叫苦。
据无锡市卫生局局长曹锡荣介绍,无锡市政府连续3年把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各级财政两年来共投入1亿元资金,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双向转诊方面,该市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基本明确了社区常见病双向转诊标准、流程和责任。该市还会同市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双向转诊与医疗保险挂钩文件,合理确定在社区就诊可报销药品的范围,希望推动双向转诊有序开展。
然而,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政策制定者的预期。无锡市南长区2007年双向转诊2430人,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医院2149人,由医院转入社区的病人281人,上转病人所占比例超过80%,下转仅仅占10%左右。该区卫生局局长徐强坦陈,双向转诊效果不够明显。苏州、常熟两市的情况和无锡市大致相同,都呈现“上转流畅,下转梗阻”的单一流动现象。
症结
观念有误区 利益有冲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陶红兵教授认为,双向转诊旨在促使大医院用高精尖医疗资源解决疑难杂症,同时致力于科研教学,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解决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多发病,减少群众就医环节,降低看病的成本。陶红兵说,双向转诊效果不理想是各地的普遍现象, 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群众就医观念有误区,而利益冲突也使得大医院不愿意把病人转给社区。
陶红兵说,目前,居民小病也要到大医院,这种消费惯性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由于补偿机制问题,一些大医院自身都吃不饱,用一切营销手段吸引病人,不断扩张规模和床位,甚至诱导常见病患者住院看病,更谈不上把病人转给社区。再加上大医院和社区的医保报销比例相差无几,病人当然更倾向于选择大医院。
三个城市部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心态、观点证实了陶红兵的说法。无锡市南长区卫生局局长徐强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认识不够,对医院有惯性依赖,就是康复期也不愿意下转到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未真正突出公益性,靠病人的医疗消费而生存,不愿主动转出病人。转诊标准也不够明确,转诊流程不够规范,未体现便、捷、畅的特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按各自的意愿进行转诊,想转就转,不想转就留下,这对病人也不负责任。
不愿意转出病人,医院还有更多考虑。无锡市二院负责人周小金担心,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双向转诊如何衔接,转下去怎么跟踪,出现纠纷如何处理等,都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讨论
创新机制 完善政策
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权衡利弊,各方积极探索的脚步还是没有停下来,毕竟推进双向转诊的益处显而易见。常熟市组建医疗集团,把医院和社区捆绑起来的做法就是其中之一。
2006年,常熟市卫生局提出以市属综合医院为核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成员,组建医疗服务集团。通过两年努力,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分别和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医疗服务集团。集团为非独立法人的医疗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人员编制、核定床位、经费渠道、工作职责等均不变。集团内部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对有关检查、预约建立了互认制度。新港镇东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2007年,第一人民医院下转东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位病人,而东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向第一人民医院上转了67位病人。
把医院和社区捆绑起来是否可以有效解决双向转诊梗阻问题?有专家认为,这种模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医院和社区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但是否会引发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观察。
调研中,社区卫生管理者提出了不少思路,如可否以政府给予大医院一定补贴的形式,来解决大医院不愿下转病人问题;可否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明确硬性指标,并明确监管责任,促使大医院下转病人;可否进一步拉大参保者在大医院和社区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让病人有足够的动力主动要求下转。有关专家认为,实现双向转诊,卫生系统应该有所作为,鼓励各种形式的探索。
来源:健康报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