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运营管理
医疗市场资本运作分析
提交者:hustlyf 发表时间:2011-8-12 点击次数:3277 来源:转载

  2010年年末,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的58号文件正式发布,惊醒了众多蛰伏的社会资本,他们乐观地畅想着医疗服务业板块的繁茂春天。

  资本们被全民医保撬动的巨额医疗消费吸引着,纷纷从利润越来越薄、创新点日趋减少的传统行业转战医疗;他们用投资与回报的敏锐眼光审视着有些陌生的医疗服务行业,试图在投资法则与医疗规律的天然分歧中,求同存异,寻找机缘。

  然而,医疗行业的特殊属性决定,以趋利为目的的资本运作只能游走于医疗服务行业的边缘。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设计中,与现存公立医院平分秋色的应该是而且只能是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吸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打通其流入医疗服务领域的渠道,才是58号文件之相关配套文件最重要的任务。

  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有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金陵药业和马应龙4支股票涉足医疗服务行业。其中金陵药业于2003年收购了宿迁市人民医院70%的产权。

  多元化仍是迷局

  筛选“正确”的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引导他们做“正确”的事,是58号文件相关配套文件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 本刊记者刘巍

  2010年年底,《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2010〕国办发58号,下称“58号文件”)正式发布,搅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的一池春水。

  本已因新医改强调公益性而显露疲态的民营医院,似乎再次迎来春天;困守于医疗服务领域核心之外的各色资本,开始蠢蠢欲动。甚至有业内人士对《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预言:“几年内,中国的股票二级市场将出现独立的医疗服务业板块。”

  2011年初夏,距58号文件发布已有半年,只听楼梯响,相关配套文件却仍未走下楼台。投资人的兴奋消退,疑云陡起:这一次,似乎又要重蹈2000年《关于城镇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的覆辙,因为配套政策无以为继,冷却了投资热潮。而更多的医疗专业人士却在思考:“对于兼具公益与市场特质的医疗行业,到底哪些才是应该引入的‘正确’资本?”

  资本运作难入主流

  作为58号文件的政策主体,“社会资本”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词汇,它与国有资本相对应,所包含资本的性质和投资目的多样。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副总裁张泉源认为,与医疗相关的社会资本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与医疗服务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资本;第二类可以囊括所有与医疗毫不相关领域的资本,到医疗服务领域来掘金;第三类是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基金(VC/PE);第四类则是国内外兼具医院运营管理和投资经验的医院集团。

  他同时也表示,虽然从产业角度可以对资本进行上述分类,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并非泾渭分明。在金融市场日渐与国际接轨的当今中国,医疗投资也不再是一名实业家简单地出资新建一家民营医院,其中包含了各种复杂的资本运作过程。

  2011年3月10日,全球最大的营利性连锁医院运营商HCA控股公司开始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达37.9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IPO。

  对于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来说,HCA既有私募背景,又是国际知名的医院集团。据悉,它将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相关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作为第一家在境内上市提供医疗服务的公众公司,通策医疗曾经被寄望成为中国的HCA。它以开办连锁口腔医院起家,在58号文件出台前后扩张明显加速。根据通策医疗公告,2011年四五月间,其不仅增资控股昆明口腔医院,同时还计划出资3亿元(占股80%),与昆明市妇幼保健医院合资兴建“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呈贡新区医院”。但据《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了解,截至发稿,项目方案由于“基础工作仍需完善”,尚未通过昆明市政府审议。

  在所有类型的社会资本中,VC/PE的投资目的最鲜明、嗅觉最敏锐,也较为理性。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静波表示:“在58号文件出台之后,投资人对医疗服务行业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作为专业投资者,他却用“拔剑四顾心茫然”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公立综合医院和大型民营综合医院是医疗服务领域的核心。对于VC/PE来说,现在都是在核心的外围打转,却无从下手。较为明朗的方向是投资高端、专科、连锁医疗机构,再通过上市或者并购退出,走爱尔眼科的老路。”

  许静波认为,观望局面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VC/PE投资周期多为3~5年,与医疗服务行业通常10年左右才能良性运转的经营规律不符;更重要的是,以VC/PE的评估标准来衡量,现有医疗机构的规模和运营管理状况达不到良性资产的水准。

  在大部分的社会资本仍然在高端、专科、小规模的医疗服务领域外围徘徊之际,少数孤军深入大型综合医院的社会资本却显得有些“不务正业”。近两年新近涌现的投资项目以营利性医疗机构居多,且多与周边的房地产开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旅游、度假、休闲、养老和健康产业开发为目的健康城在北京、云南、四川、海南、湖南等地动工兴建,投资规模动辄上百亿元,筹资模式和资本类型也是千姿百态。

  “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和医疗同样是朝阳产业。但是养老的相关政策与多元化办医政策一样,并不明朗。养老与医疗如何界定和衔接;政府对养老的参与程度;到底是居家养老、政府兴建公立托老机构,还是向私立托老机构购买服务,这些问题殊无定论。再加上中国老人的家庭观念仍然很强,在城郊盲目上马大型养老项目,目前不能算是理性投资。”许静波分析。

  由于医疗市场开放较早,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非营利性医院集团都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他们被认为是最有实力进入医疗服务核心领域的资本。令人遗憾的是,58号文件中提及的,“由有关部门另外制定”的外资办医审批程序至今尚未出台。而“鼓励红十字会、各类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出资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否包括境外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具体如何操作,也不明朗。医疗服务领域的资本运作貌似如火如荼,然而始终难入主流。

  多元化目标尚且无解

  让各路资本翘首以待的,不仅是58号文件的相关配套文件,更是国家对多元化办医格局的明确预期。虽然58号文件明确引入社会资本的目的是,满足多元化需求和建立竞争机制。但它却对“适度降低公立医院比重,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到底意味着非公立医疗机构占比多少只字未提。

  “政府现在也搞不清楚,到底应该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放大到什么程度。”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认为,“通过58号文件可以看出执政者内心的挣扎。一方面强调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但对提高公立医院的效率没有更好的办法;另一方面想通过引入非公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又怕冲击到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最终形成‘不汤不水’的状态。”

  5月18日,上海市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方案通过区域医疗联合体等形式强化了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并将引入社会资本的重点确定为:引入优质国际医疗资源在供给短缺领域举办医疗机构,以及举办高端、特色医疗机构。这一多元化布局极有可能使“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新增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社会办医”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与上海市不同,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对社会资本的态度较为“热情”。他们多数抱着除满足多元化需求和建立竞争机制以外的第三种目的: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弥补财政对医疗投入不足的遗憾。58号文件特别强调:“鼓励境外资本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举办医疗机构。”

  云南省卫生厅厅长陈觉民曾公开表示:“云南省是社会资本办医条件最好的省份。”58号文件发布以后,云南省正式出台《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加快民营医院发展的意见》,明确表示引入社会资本的目的就是和公立医院形成竞争。他预计,在3~5年内,社会资本将大量进入云南医疗市场,并占到云南医疗市场的40%,实力可望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当。

  早在58号文件出台之前,社会资本进入云南省医疗服务领域的形式便不限于建设新医院,还有与公立医院合作举办股份制医院,以及参与公立医院改制。这也是社会资本在云南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此次58号文件并未允许公私合作举办股份制医院,但肯定了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的做法。

  而对于已经明确支持的公立医院改制,投资方却顾虑重重。华夏医疗集团行政总裁蒋涛称:“社会资本投入既有医院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国家三级以上的医院,特别是卫生部直属医院和有科研实力的医院,国家是不肯拿出来改制的。如果去参与二级医院的改制,对资本来说,获利不会特别高,积极性便会受影响。”

  准入机制成败攸关

  以趋利为目的的社会资本难以触及医疗服务领域核心,公立医院改制又困难重重。面对这一多元化办医困局,庄一强却认为未必是坏事。

  他对《中国医院院长》记者说,“趋利性社会资本永远只能是主流医疗服务的补充,其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中的占比不宜超过5%~10%。当前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概念尚且模糊,如果它们真的蜂拥而入,对医疗服务领域反而不是好事。既然引入社会资本的目的是与大型公立医院形成有效竞争,最终使患者获益,则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开辟渠道,引导有先进医院管理经验、且不以收获利润分红为目的社会资本,开办非营利性民营综合医院。”

  同时,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也是更多的社会慈善基金进入医疗的渠道。有专业人士指出,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必须首先成为医疗服务领域的主流,被百姓和社会认可。否则,58号文件中提及的“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便成了无土之花。

  庄一强认为,最理想的社会资本是有办医经验的非营利性组织。他们建立的非营利性医院定位与公立医院最为相似,都是为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大家都只管患者吃饱,都不以营利为目的。民营的非营利性医院是用慈善基金,公立医院是用纳税人的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了非营利性组织举办的医院,公立医院便有了压力和动力。”

  “建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准入机制,对投资人的资质设立门槛。”中国民营医院协会会长于宗河已经呼吁多年。他言辞激烈:“医疗不是个生意。光想着挣大钱,怎么能办医疗。如果让资本随便进来,既搞不好事业,又弄出问题来,不仅是对国家不负责任,让百姓怨政府,对投资人也是不负责任。”

  据悉,卫生部医政司曾经有意向对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人设定门槛,但由于其他主管部门并不赞成,提议最终搁浅。

  二十世纪后30年的台湾地区,与当前中国大陆一样,处于医保迅速扩面的时期。其医疗机构实现了从公立到私有化的成功转型。在社会资本的准入方面,台湾“卫生法”将医疗机构分为私立医疗机构(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与财团法人医疗机构(非营利性)3种,其中营利性医疗机构只允许医生独资或合伙举办,其余社会资本只能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任何社会资本的进入都要遵循区域卫生规划。

  不仅如此,引入竞争机制也不是促成台湾多元化办医的最主要原因。在《医院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发展趋势分析》一文中,台湾长庚大学医务管理研究所所长卢瑞芬分析,多元化办医的根本动因来自政府“以发展社会保险来代替公立医院的投资”的办医思路,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越高,公立医院所占的比重就越低。

  在卢瑞芬看来,既然有限的财政经费已经投入医保,用于购买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也就没有必要非由政府提供。由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将更加高效。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