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医院文化
用情感消弭隔阂
提交者:easyide 发表时间:2008-3-4 点击次数:3199 来源:本站整理

  目前我国有2000多万听力残疾人,这些人因为生活、工作及沟通方面的原因,相识、相恋进而结成家庭的相当普遍。在这些家庭中,一个奇特的现象不容忽视:大约95%的聋人出生在健听人家庭,而大多数聋人夫妇拥有的又是健听的子女。问题由此而生??很多聋人父母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健听的孩子,而将其交给祖父母抚育;很多健听的父母在寻医问药等物质补偿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却恰恰忽视了与听力残疾的孩子培养感情、沟通心灵。

  苏州盲聋学校校长方红跟记者讲起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3位聋人妈妈带着各自健听的孩子参加聚会,最初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可突然发生了争执,3位妈妈都惊讶地跑了过去。这时,一个会手语的孩子马上比划起来,告诉自己的妈妈发生了什么事。但另外两个孩子不会手语,只能对着各自的妈妈哭诉。两位妈妈焦急地看着孩子的嘴巴一张一合,就是不明白怎么回事。

  聋人家庭遭遇这种尴尬是有原因的。即便在这些家庭中,很多人也不懂手语,亲人之间的信息和感情交流都出现了困难,有声与无声两个世界的隔阂越来越深。

  在方校长的学生中,有一个聋人在毕业即将工作时突然离家出走了。这个孩子家里条件还不错,父亲帮他安排了一份银行的工作,但他不愿意去。他告诉我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他怨恨父亲小时候待他不好,经常把他锁在屋子里;二是银行里都是健听人,他无法跟人交流,他害怕孤独。孩子的父亲听说后,却怎么也想不通了。他说他这一辈子拼命挣钱,就是为了让他苦命的孩子今后过得好一点。方校长强烈建议,聋人要和家人住在一起,健听人和聋人之间要尽可能多地交流。

  江苏省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的吴安安介绍说,在西方,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在对聋人群体和文化的研究中,对父母是聋人的健听孩子和出生在健听家庭的聋孩子的成长过程做了很多研究。研究发现,聋人的健听子女从小就在聋人和健听人两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穿梭在有声世界和寂静世界之间。而许多出生在健听人家庭的聋孩子,往往又是在家庭以外获得聋文化的熏陶。然而在中国,由于对手语的歧视和偏见,绝大部分聋人都将自己的健听孩子交给孩子的祖父母抚育,他们不愿意教孩子手语,担心这会影响孩子口语的发展。吴安安说。

  聋人戴曼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的朋友中有一对聋人夫妇,育有二子。大儿子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口语发展得很好,手语也相当不错。可二儿子出生时,爷爷奶奶相继过世,他只能跟聋人父母一起生活。6岁以前,这个孩子能用手语娴熟地与聋人交流,却不能说出简单的水果名字。6岁后,他才在老师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口语,但很快他的口语就和正常孩子没有差别了。

  正如海伦凯勒所说:盲隔断人和物,聋隔断人和人。种种误解的存在让很多聋人生活在封闭的世界中,对一切都感觉木然。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除了筹集巨资为孩子植入人工耳蜗之外,情感和爱心的投入可能更重要。

来源: 健康报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